戰鬥

以評定選擇出陣後,就會召開軍議進行戰鬥。

編制畫面

在出陣畫面中,可以決定出陣的武將與部隊的兵種等。

1總帥、參軍、戰場 2智力 3選擇援軍 4我方與敵方的士兵數量及部隊數量 5都市的金錢、剩餘金錢、都市的軍糧、剩餘軍糧、戰略P、剩餘戰略P 6編制

1總帥、參軍、戰場

出陣時,如果主角身為都市的君主、都督或太守,則可以任命總帥和參軍。
若主角的身分是君主、都督或太守,則可以操作出陣都市的部隊。
總帥可以執行策略。如果總帥的部隊被全滅,我方的戰意會大幅下降。
選擇戰場後,可以確認地圖。

2智力

以總帥或參軍中智力較高者為基準,決定可攜帶的策略數及可設置的陷阱數量。
建議選擇智力較高的武將做為總帥或參軍。
此外,部隊的智力總和越高,策略量表的累積速度越快。

3選擇援軍

可以向鄰近戰場的自身勢力都市,以及同盟或同屬同一聯盟的勢力都市請求援軍。
也可向自身勢力都市的流浪軍團之中,位於戰場或其鄰近都市中的勢力請求援軍。
此外,當攻打屬於聯盟標的勢力的都市時,也可請求未擁有與戰場鄰接都市的聯盟加盟勢力提供援軍。
援軍被全滅不會影響勝敗條件。
援軍會在戰鬥開始後的數天到達。到達時間會受到援軍出發都市的颱風等災害、友好度及正在發生的叛亂影響。

4我方與敵方的士兵數量及部隊數量

顯示我方與敵方資訊的對比。

5都市的金錢、剩餘金錢、都市的軍糧、剩餘軍糧、戰略P、剩餘戰略P

會顯示與都市相關的資訊。

6編制

選擇後會顯示部隊編制畫面。

部隊編制畫面

1部隊長與副將 2士兵 3兵種 4兵器 5船艦 6攻擊、防禦 7戰法、特技、奇才

1部隊長與副將

決定部隊長與副將。根據副將的能力,部隊的能力會提高。
部隊的攻擊、防禦、武力、智力,是根據部隊長與能力較高的一名副將決定的。如果有部隊長和相生的副將,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部隊的戰法、特技、奇才也適用於副將的能力。
當主角的部隊發生單挑時,可以選擇副將。

2士兵

部隊長的階級越高,編制的士兵數量越多。士兵數量多時,軍糧的消耗也會增加。

3兵種

根據兵種不同,一般攻擊的射程與能力會發生變化,行動順序由慢至快依序為騎兵、步兵、弓兵。
兵種的攻擊、防禦會影響部隊的攻擊、防禦。
部隊的戰法、特技有些會在特定兵種下發揮效果,因此需要特別注意。

4兵器

根據兵器的不同,可以執行專用的戰法。
使用兵器的戰法對建築物的效果較大。
在建築物多的戰場或有堅固建築物(如城門)的戰場中,可以編制兵器。

5船艦

當部隊從渡河口進入河流或海洋時,兵種會變成船艦。
船艦的一般攻擊為弓箭。
步兵、騎兵、弓兵系統的戰法無法使用,但可以使用船艦系統的戰法。

6攻擊、防禦

對敵人造成的傷害取決於攻擊,受到敵人的傷害取決於防禦。
攻擊、防禦的數值由部隊的士兵數量、部隊長與副將的統率、兵種的攻擊或防禦決定。

7戰法、特技、奇才

部隊的戰法、特技、奇才由部隊武將持有的技能決定,戰法、特技的等級由部隊武將中最高的等級決定。

兵種、兵器、船艦

可以更改部隊的兵種、兵器、船艦。每個兵種、兵器、船艦都有不同的特徵和可使用的戰法。
獲得技術後,可以編制新的兵種、兵器、船艦。技術可以在評定的軍事命令中獲得。
有時需要花費編制金,編制金會隨士兵數量的增加而提高。

軍議畫面

在軍議中,決定戰鬥的部隊配置與策略。
如果主角以總帥身分出陣,可以執行任意命令;如果是參軍,可以向總帥提出建議。

1資訊 2天候與風向 3軍議指令 4策略與陷阱設置

1資訊

butai部隊數量 heishi士兵

2天候與風向

hare晴天  陰天  雨天  豪雨 yuki
kazekazekazekaze風向

天候會影響視野範圍,並對可使用的戰法產生影響。
天候會隨著天數的經過而變化,也可以透過戰法「天變」來改變。
當天候變成雨或雪等狀況時,視野範圍會變得狹窄。另外,火焰也會更容易熄滅,若遇到豪雨,火焰必定會被熄滅。
如果火焰點燃,會順著風向蔓延。也可以透過戰法「風變」來改變風向。

3軍議指令

選擇「開戰」即可開始戰鬥。

自動 參軍或總帥將自動決定部隊配置與策略。
部隊 選擇部隊的配置位置。
可以集中戰力於前線,或者將部隊移動到都市附近,根據用途進行配置吧。
策略 選擇在戰鬥中攜帶的策略種類和數量。
攜帶數量是根據總帥或參軍中智力較高者來決定的。
根據地形,有些策略會更有效果,因此請根據情況選擇策略。
陷阱 僅防備方可以選擇設置陷阱的位置。
陷阱數量是根據總帥和參軍中智力較高者來決定的。
陷入陷阱的部隊,士兵數量會減少並進入「止步」狀態,無法移動一段時間。
陷阱可以干擾敵軍步調或拖慢其進攻速度,因此應在敵軍可能通過的地點設置陷阱。
援軍 確認敵我雙方援軍的規模及到達日期。

4策略與陷阱設置

顯示策略數量、已選策略及陷阱數量。

戰鬥畫面

當攻擊方或防備方達成勝利條件時,戰鬥便會結束。

攻擊方的勝利條件

  • ‧所有防備方部隊(不包括援軍)從戰場撤離
  • ‧佔領防備方都市

防備方的勝利條件

  • ‧所有攻擊方部隊(不包括援軍)從戰場撤離
  • ‧經過30天

1天數(最多30天) 2策略量表 3地形 4操作部隊的資訊 5視野(白色)、可移動範圍(藍色)、敵方攻擊範圍(紅色)

1天數(最多30天)

顯示目前的日數。當30天過去後,戰鬥就結束。

2策略量表

當策略量表滿時,可以發動策略。策略量表會每天累積,正規軍部隊的智力總和越高,累積的能量越多。
策略影響範圍廣泛,會影響多支部隊。影響範圍是從執行軍的總帥為起點決定的。
只有總帥可以執行策略,其他部隊只能向總帥提案。
如果總帥的部隊全滅,則無法再執行策略。

3地形

不同地形會影響部隊的移動速度和效果。移動部隊時要注意地形。

4操作部隊的資訊

黃色量表代表戰意,當戰意達到一定值時,就能發動戰法或連攜。
此外,戰意高時,攻擊和防禦力會提升;戰意低時,士兵會脫逃導致士兵數量減少。

戰意會因以下因素變動:

  • ‧每天會稍微提升
  • ‧攻陷建築物時會提升
  • ‧軍糧耗盡時,每天會下降

5視野(白色)、可移動範圍(藍色)、敵方攻擊範圍(紅色)

每個部隊和建築物周圍都有視野範圍,只有在視野範圍內的敵軍才能確認。
天候惡化時,視野範圍會縮小。
天候的視野範圍的順序由大到小依次是:晴、陰、雨、豪雨、雪。
另外,可移動範圍以藍色顯示,敵方攻擊範圍則以紅色顯示。

戰鬥流程

指揮部隊擊敗敵軍。
每支部隊每天會有一次行動順序,行動順序由統率和兵科決定。騎兵的行動順序最快,接著是步兵,最後是弓兵。
當行動順序到來時,選擇移動位置,然後選擇戰鬥指令進行攻擊或在原地待命。

可操作部隊

根據身分不同,可操作的部隊也會有所不同。

一般、軍師 總帥可以操作正規軍。
非總帥則只能操作主角的部隊。
另外,可以使用特權來操作正規軍的所有部隊。
君主、都督、太守 君主可以操作自身勢力的所有部隊,都督可以操作自身軍團的所有部隊,太守可以操作自身都市的所有部隊。
同道 總帥可以操作流浪軍團。
非總帥則只能操作主角的部隊。
首領 可以操作流浪軍團。

連攜

在執行攻擊或戰法時,如果戰意達到一定水準,可能會發生連攜,造成更大的傷害。
當親密度達到「信賴」以上或擁有相生的武將在一般攻擊範圍內時,便會發生。

軍糧

戰鬥期間每天會消費軍糧。
軍糧耗盡時,正規軍的戰意會每天降低。
當戰意降低時無法使用戰法,或有士兵逃跑導致士兵數量減少。

異常狀態

因戰法、策略或陷阱等可能陷入異常狀態。異常狀態下,會受到戰意無法上升導致無法連攜等各種負面影響。
異常狀態會在一段時間後恢復。

止步 無法移動。
混亂 行動順序變慢,無法進行普通攻擊。
恐慌 無法行動。

異常狀態的覆蓋

當處於異常狀態時,若再次遭遇異常狀態,可能會被新的狀態覆蓋。
異常狀態強弱順序為:止步<混亂<恐慌,強度較高的狀態會覆蓋較低的狀態。

▼建築物

戰場上有建築物,並具有各種效果。
可以透過攻擊等方式對其造成損壞或破壞。

根據地 若被攻陷,攻擊方的戰意會下降。
做為攻擊方時,應保留部隊保衛根據地,以防敵方援軍接近。
都市 會攻擊附近的攻擊方部隊。
若被攻陷,防備方將會敗北。做為防備方時,可以選擇在都市附近作戰。
樓櫓‧投石臺 會攻擊附近的攻擊方部隊。
狼煙臺 提高防備方部隊的戰意。
會攻擊附近的攻擊方部隊。
城門非常堅固,若不破壞則無法通過。建議編制兵器來破壞城門。